唐朝长安有多少留学生啊

本站原创- 2023-12-25 03:17:49

唐朝长安有多少留学生啊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长安有多少留学生啊这个问题,唐朝周边小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周边小国
  2. 我国留学生一词来源于什么朝代
  3. 留学生一词是怎么来的

[One]、唐朝周边小国

唐朝周边的国家有:突厥和吐谷浑、日本、薛延陀、百济、高句丽、大食、吐蕃。

唐朝经济发达,社会、科技、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等附属国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洛阳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等传入中国。向唐帝国朝贡的国家多达三百余国,至唐玄宗时期有七十余藩属国。

突厥常年南下袭击汉地,唐初北方割据势力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初的一大边害。唐高祖、唐太宗积极抵御,贞观三年(629年)遣李靖、李勣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

大量突厥人迁入唐朝,唐太宗将降众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并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

吐谷浑乃慕容鲜卑支系,五胡十六国时期西迁至青藏高原东北端,并在329年立国,使用晋制,且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一直摇摆在与东晋、南朝和十六国时的西北强国之间。曾在隋大业五年(609年)被隋军占领,隋末战争时复国。

吐谷浑因夹处于吐蕃和唐两大势力之间,又与吐蕃同处青藏高原这一特殊地缘上,早年慕容伏允采取亲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634年,开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将李靖击败吐谷浑,亲唐的慕容顺继位并对唐称臣。

倭国在武周时期改称日本,与唐朝往来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权。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落实户籍和记账制度,借鉴《唐令》写成《大宝令》法典,遵照洛阳布局规划平安、平城二京。

日本先后派遣了数十次遣唐使,使团规模达数百人,团中除使臣、水手外,还有留学生、学问僧、医师、音声生、玉生、锻生、铸生、细工生等。代表的来唐日本人有留学生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与僧人空海和圆仁。

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东突厥汗国。630年,唐击败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却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

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世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

660年,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发生唐灭百济之战。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蘇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

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原王朝唐朝仍然敌视。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

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朝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相继失守战略要点。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突厥后,唐与新罗建立联盟关系。

715年,由于唐朝国力的强盛,西域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715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

641年,唐太宗派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222]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

政治上,唐实行科举制度,名臣悲出,使唐的政治空前繁荣,成为周边各国学习的对象。

经济上,唐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重视发展经济,农业、手工业等迅速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文化上,实行科举制度,重视文化发展,其实唐文化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在各方面都有发展,走在当时世界前列。

交通上,唐在汉丝绸之路(水陆并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交通十分便利,使其成为当时世界的交通重心。

在其他方面,唐有好的统治者,实行有利的政治、军事政治,无形中有推动的唐世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Two]、我国留学生一词来源于什么朝代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史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史起,就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所谓“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后来,“留学生”这个词就一直沿用下来,其语义也有了变化发展:凡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都称作“留学生”。

[Three]、留学生一词是怎么来的

〖One〗、留学生一词来自于我们的邻国日本,而这个词诞生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唐朝。

〖Two〗、早在隋朝时,日本的圣德太子就派遣了小野妹子来到隋朝洛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日本派遣了5次“遣隋使”来到中国,在遣隋使来到中国之时,日本还特地派遣一些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

〖Three〗、这些来中国学习的学生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留学生”,另一类则是“还学生”。留学生是指那些来中国学习后,就留在中国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指那些跟着使者来到中国,并学习一段时间后,跟着使者回到日本的学生。

〖Four〗、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留学生一词也发生了改变,变为在外国学习、研究的学生。

〖Five〗、由于唐朝时期,中国国力的强盛,所以周边的邻国纷纷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一开始,外国要派遣留学生来唐,需要经过唐朝廷的同意,而且还有限定的名额。这个名额随着大唐国力的变化而变动,在开元盛世期间,唐朝接受的留学生达到5000多个,而到了唐朝末期,则仅剩600多人。

〖Six〗、这群留学生来到唐朝后,则被安排进入国子监进行学习,分别学习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六门学科。各个留学生所学的科目当然也不尽相同,但是所学的内容和唐朝的学生是完全一样的。那么这些留学生听不懂中文怎么办?那只能靠留学生自己努力了,国子监的老师是不会给他们开小灶,更不会特别提供“学伴”。

〖Seven〗、当然这些留学生也拥有参加科举的权力,而且能考中进士,也会获得当官的机会。这些特殊的进士,又被称为“宾贡进士”。不过很多人在学完知识后,会选取回国发展,唐朝也不会多加阻拦。

〖Eight〗、除了包吃包住之外,唐政府是不提供额外开支的。也就是说,这些留学生得自己掏腰包买书,要知道当时的书籍可是很珍贵的。

〖Nine〗、所以说唐朝对于留学生的管理,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例子,没特权,没学伴。这些留学生也都是因为仰慕大唐的文化前来,不是为了一些利益。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0xpebnxyCD.html
上一篇:唐朝长安有多少留学生人口
下一篇:唐朝长安火烤牛肋排故事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