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村唐朝

原创编辑- 2023-12-10 06:18:01

白鹤村唐朝

大家好,白鹤村唐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白鹤城楼全诗赏析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鹤村唐朝和白鹤城楼全诗赏析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白鹤城楼全诗赏析
  2. 白鹤梁的历史
  3. 白云楼历史

[One]、白鹤城楼全诗赏析

〖One〗、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Two〗、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Three〗、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Four〗、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Five〗、〔赏析〕这首诗前四句写暮归的景色,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悲哀之感。白鹤都已栖止在被浓霜冻黄的绿梧桐边。城头已有打更击柝的声音,还有乌鸦的啼声。寄寓在此地的客人回进家门时,月光已亮了,不知谁家妇女还在捣洗白练,风传来悲凄的砧杵声。天色晚了,城上守卫兵要打梆子警夜。唐诗中写夜景,常有捣练、捣衣、砧杵之类的词语。大约当时民间妇女都在晚上洗衣服,木杵捶打衣服的声音,表现了民生困难,故诗人听了有悲哀之感。

〖Six〗、下半首四句也同样转入抒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要想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年纪已经五十多岁,事事不称心,明天还只得拄着手杖出去看云。这最后一句是描写他旅居夔州时生活的寂寞无聊,只好每天拄杖看云。浦起龙说:“结语见去志。”(《读杜心解》)此评并不准确。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Seven〗、这首拗体七律体现了杜甫在诗艺上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是虚实结合。尤其是第一句“霜黄碧梧白鹤栖”,一句中出现了三种颜色。仔细推究,这些颜色是有虚实之分的。“黄”和“白”是实在的,但“碧”就是虚写,因为“碧梧”叶已给严霜打“黄”了。可见用字也像用兵那样,可以“虚虚实实”。“虚写”,实质就是突破词义的束缚,使词的组合形式达到意义的丰富性,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借鉴。

[Two]、白鹤梁的历史

白鹤梁原址是一道长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天然石梁,位于涪陵城北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是以石鱼作为枯水水标的古代水文站。梁上现存165段题刻,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枯水年的水文资料和大量历史名人的诗词真迹。透过23个圆形玻璃观察窗,能够清晰看到白鹤梁上古人留下的千年文字题刻及石鱼。

[Three]、白云楼历史

〖One〗、白云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东高西低,呈多级台阶状,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卧云洞、斯台、白云楼、三皇殿、纯阳殿,南北两侧建配殿、招鹤亭、碑廊、钟鼓楼等建筑。建筑物飞檐凌空,斗拱别致,石雕工艺精细,内涵丰富,是荆楚地区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瑰宝。1995年省文化厅和市人民政府拨款进行维修和复修,199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

〖Two〗、白云楼位于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坐东朝西,西接白云大道,东枕焦枝铁路。它是一处宗教性建筑物,相传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曾修炼于此。其建筑群体宏伟,风格独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hree〗、相传,唐代著名道教人物吕洞宾曾驾白鹤来此一边修炼,一边为民除害。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吕洞宾奉旨降龙"、"吕洞宾三探飞虎洞"等故事。从明朝至今,洞内一直存放着吕洞宾下榻的龙床(寒玉床),供奉着吕洞宾神像。白云楼栉风沐雨,历数百年之沧桑,幸存建筑仅为太平洞、斯台、白云楼。1995年起开始复修白云楼古建筑群,部分建筑得以修复。

〖Four〗、有诗赞道:"白云楼与白云齐,云影迷离日渐西。举手仰攀群宿冷,荡怀俯瞰万山低。"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41fKrrLAw5.html
上一篇:白话唐朝
下一篇:白族唐朝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