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宋朝地图

本站原创- 2024-06-16 16:19:58

战国后期宋朝地图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战国后期宋朝地图,以及战国和宋朝有什么联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至北宋的历史
  2. 黄河各时期流向
  3. 战国和宋朝有什么联系

[One]、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至北宋的历史

〖One〗、《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历时19年著作而成,详细讲述了从战国初期到北宋之前的1362年的历史,共跨越16个朝代。其中个体与组织的兴衰成败,给世人无数的启示。

〖Two〗、可以说,帝王将相、名儒学者,无一不读《资治通鉴》。

〖Three〗、《资治通鉴》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分析历史人物的品德善恶,管理政策得失,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内容涵盖权谋、兵法、心理、为人、处世等等。

〖Four〗、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手下棋。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特有的棋谱。看多了,自然会下棋了。

[Two]、黄河各时期流向

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下游,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容易造成泛滥。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森林、草原和沟洫系统的破坏,导致黄河决溢改道。黄河决溢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大的改道有6次。根据河道的主要流向,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变迁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

从春秋战国至北宋时期。这一时期黄河以北流为主,流经河北平原中部由渤海湾入海。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河道自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沿着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后经王景治河修筑了由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利津一带)的千里黄河大堤,使黄河和汴河分流,各行河道,此后黄河出现了800年的安澜局面。北宋时期黄河下游河道虽有多次变化,但直到北宋末年黄河仍然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的河线上。

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沙集镇约1.5公里)以西扒开河堤,使黄河东流,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汇入泗水,夺淮入海。这次人为的决河使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是黄河的第三次重大改道。从这一年至明嘉靖后期长达400年间,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黄河下游河道干流的流势逐渐南摆。元代以后,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在今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贾鲁河颍河以东、大运河以西的黄淮平原上不断泛滥、决口和改道。为保护祖陵和漕运的畅通,明朝政府尽可能使黄河的干流保持在开封、徐州一线上。

从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在这300年间,“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黄河由此演变为单股汇淮入海。由于黄河河道长期固定,大量泥沙堆积,所以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成为“悬河”。这一时期,河南境内的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的时期,而山东、苏北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后经万历年间潘季驯治理,徐州以上才最后固定为今日废黄河。嘉庆以后,政治动荡,河政废弛,堤防残破,新的改道灾难的发生已不可避免。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开始时分成三股洪水,都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运河,汇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于是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的局面。此后的20年间,洪水在山东西南地区到处漫流,直到1876年将全线河堤完成,黄河下游河道趋于稳定。

[Three]、战国和宋朝有什么联系

〖One〗、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篡夺后周的朝代而登基为帝的,要知道赵匡胤在柴荣在位时期,深受柴荣信任,跟随柴荣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被柴荣委于重任,后在柴宗训在位期间被封为归德军节度使,而当时的归德军的治所就在宋州,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即位后宋州成为龙兴之地,遂定国号为“宋”。

〖Two〗、战国时期,亦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关于战国的起始年份,有多种说法,而战国时期结束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Three〗、两个朝代相差一千多年,能有什么关系。

好了,关于战国后期宋朝地图和战国和宋朝有什么联系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9qHSY4Elmm.html
上一篇:我国宋朝有爆米花
下一篇:房间布置卧室宋朝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