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冠礼图片
5212024-11-13
大家好,唐朝齐国鲁国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历史上齐国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齐国鲁国和历史上齐国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鲁国,原为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旧奄国地曲阜,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Fourteen〗、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齐国,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所以齐鲁两国是在同一时期公元前1045年
齐国位于山东的东北部,以临淄为中心,是周成王给国师姜子牙的封地,鲁国位于山东的西南部,以曲阜为中心,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前者是臣下,后者是兄弟,虽然都是侯爵,但政治制度很不同,
姜子牙的治国理念是:“因其俗,简其礼”,简单来说就是抛弃单一的繁文缛节,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当时的山东半岛地区多是东夷人,东夷人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尊贤尚攻,尊重有能力的人,选取有本事的人做官。
姜子牙沿袭了这种文化,权利不集中,采用五都制,就是国家分为五个区,军权、行政权都分散到每个区中,每区设一大夫治理,每年正月到国都述职,同时吸收大批东夷土著到统治阶层,有效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
而鲁国是周的宗邦,是典型的周礼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都称“周礼尽在鲁矣”。所以政治方面延续了周的制度。
齐国人口除了商朝遗民,还有很多东夷土著,多种族人口造就了开放包容的心态,地理方面除了一些平原,还有大部分丘陵和海洋。
姜子牙因地制宜,提出“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理念,给齐国植下了重商的传统,齐国自产的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其他诸侯国,使得国人非常富裕,货币经济发达。
齐国发展海上贸易,进口朝鲜半岛的虎豹皮和皮衣,对外则大规模出口丝绸制品,这算是我国最早的政府层面的海上贸易了。
齐国的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都是核心产业,特别是改进了“煮”盐工艺,掌握了“盐”这一重要资源,使齐国富甲一方,兵甲数万,成为中原霸主。
鲁国地处黄淮平原,拥有土地肥沃的良田,农耕发达,所以重农思想特别重,思想更保守谨慎,缺少改革动力,虽然也有一定手工业者,但商品主要用于贵族消遣,不是以交换为目的,所以鲁国经济在齐国面前常年处于弱势。
鲁国人对周礼有着极大的热情,即使在东周“礼崩乐坏”时期,各诸侯国都不再遵守周礼的典章制度,鲁国仍然有很多知礼之人,孔子、左丘明、叔孙豹、柳下惠等。即便到了秦末,刘邦围攻鲁国时,“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One〗、政治环境对于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积极宽松的政治环境促进人才发展;专制压抑的政治环境会阻碍和摧残人才。齐国的政治环境可以概括为“尊贤尚功”。鲁国的政治环境可以概括为“尊尊亲亲”。鲁国传承了周朝的宗法农业社会,秉承周朝礼仪制度。
〖Two〗、鲁国受农耕环境的影响,鲁国人生活以定居为主,这种安定的生活方式与礼乐文化相得益彰。
〖Three〗、鲁国这种稳定生活方式适宜礼乐文化生长,鲁国将礼乐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统治的依据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