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年交几次束脩

侠名- 2024-02-21 13:11:19

唐朝一年交几次束脩

大家好,唐朝一年交几次束脩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唐朝束脩礼规定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一年交几次束脩和唐朝束脩礼规定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束脩”在古代都有哪些意思
  2. 孔子束脩是什么原则
  3. 唐朝束脩礼规定

[One]、“束脩”在古代都有哪些意思

〖One〗、《现代汉语辞典》中,“脩”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组词“束脩”;

〖Two〗、二是同“修”。并没出现“束修”这种写法。

〖Three〗、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脩”就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1]。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脩”作为见面礼[1]。学费即是“束脩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Four〗、送“束脩”投师的礼俗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便是证明[1]。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Two]、孔子束脩是什么原则

〖One〗、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Two〗、古物质并不丰富,恩格尔系数高,古人吃肉不易。但“十条腊肉”也不应该是了不得的厚礼,即使一般穷苦人家,稍作努力,还是应该拿得出这个挚礼,不然,孔门就不会有那么多出身寒门、生平寒微的穷学生,如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孔子并不嫌贫爱富,相反,他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将许多贫寒的弟子培养成了君子。

[Three]、唐朝束脩礼规定

从唐代开始,这种礼仪被朝廷明文规定,成为一种制度。交纳束脩的多少,根据学校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国子学和太学学生每人送绢3匹,四门学学生每人送绢两匹,律学、算学学生每人送绢一匹,地方的州县学生也送绢两匹。此外,还必须赠送酒肉,数量不限。束脩的分配原则是三分送给博士,二分送给助教。这样,束脩就从原来只是见面礼而已,变质成官学教师的固定收入项目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ZUuFtrPzPA.html
上一篇:唐朝一座寺庙有多少人
下一篇:唐朝一年休多少天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