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俗乐舞
8142024-11-15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西域 唐朝舞蹈,以及柘枝舞名词解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唐代舞蹈和敦煌舞蹈不能相提并论。
〖Two〗、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唐代是鼎盛时期,唐代舞蹈只是一个时期的舞蹈;而敦煌舞是来源于壁画,敦煌壁画上下十几个朝代,由无数的画师通过对现实的反映,再经过个人的意识加工才形成多姿多彩的敦煌壁画,并且在古代敦煌地区也是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聚点,所以敦煌舞既不是某一个地区的舞蹈,也不是某一个朝代的朝代的舞蹈,而是以汉文化为基础,融合西域和敦煌本地区特色的舞蹈形式。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苏联·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One〗、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唐玄宗为道教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安史之乱后失传。
〖Two〗、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分享来历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
〖Three〗、其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Four〗、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OK,关于西域 唐朝舞蹈和柘枝舞名词解释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