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河北定窑瓷器

本站原创- 2024-06-01 00:00:34

宋朝河北定窑瓷器

大家好,关于宋朝河北定窑瓷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北宋定窑的存世量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定窑白瓷前十特征
  2. 北宋定窑的存世量
  3. 定窑最稀有的瓷器

[One]、定窑白瓷前十特征

1.呈色: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

2.淋釉(泪痕):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从而产生定瓷的淋釉俗称泪痕。

3.生辣感::定瓷泥料练制细腻、精纯,可塑性较好,且骨架性强,凡成瓷器物,都会给人一种刚劲、坚锐、俊逸的精神感觉,俗称生辣感,也是人们对定瓷外观鉴赏的一种习惯称谓。

4.刀痕和刀线:凡是辘轳旋转做出的,其壁面都不约而同地带有强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纹,这种刀痕的形成,是在拉坯过程中自然留下的。刀线是裸露于定窑器物外部壁面的一种自然痕迹,只有在盘、碗、瓶、罐等圆体器物中可以看到,档次越高越精美的留有刀线越少。

5.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芒口生产很考究,决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mm,阴面剐去1~2mm,定有规则,按要求,轮上操作随心,艺术风格自成一脉。

6.手工味::器壁呈现为一边薄一边厚,外糟内秀,定窑底足及背部比较粗糙,有的甚至能见泥屑粘连,在修坯过程中会有手掐纹。

7.底施半釉::器皿在施釉时因浸釉操作方法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从而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

8.玉璧底和珍珠底:玉璧底,顾名思义,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也就是一种超宽底足,就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深2-3mm深的凹状小圆。而珍珠底则是为表现剔花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理。

9.豁口::为了打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做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用刻刀分左右约5mm不等各削一刀,深度为3-5mm,依次做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

10.跳刀纹::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

[Two]、北宋定窑的存世量

〖One〗、北宋的定窑莲花瓣纹大碗存世量极为有限,据近来能查询到的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私藏之总和不足十件,平时对此类大碗没多注意,也没去了解他的存世量,突然想起遍查中外个大博物馆藏品,才愕然发现它的存世量竟然如此稀少。

〖Two〗、定窑莲瓣纹大碗初起于晚唐,经过五代的演变,到了北宋非常为流行,一改前期凸起的大莲花瓣纹为比较密集的复瓣仰莲花瓣纹,碗的造型也从晚唐、五代的造型慢慢转变为较为规范的北宋形式,大碗一般指超过二十二公分以上的碗,在一千多年前,能够烧造出二十二公分的、如此坚薄的、内外刻划的、不变形的大碗实属不易,尤其到了北宋晚期,定窑的大碗越做越大,到了金代初期大碗有的尺寸个别的超过一尺,这在北宋早期是不可现象的,更何况晚唐、五代呢。

〖Three〗、晚唐、五代的莲花瓣纹碗尺寸一般不会太大,基本在过二十公分左右,而且北宋之前的大碗基本上是在碗的外壁刻花纹饰,最早有刻划简单的缠枝莲花纹、有刻莲花瓣纹等等。

[Three]、定窑最稀有的瓷器

〖One〗、定窑黑釉瓷史称黑定,在河北曲阳古定窑遗址都较难寻见,可见黑定的稀有,黑定胎与白定一样,为坚细白胎,黑定并非色定中有专门釉色配方,而均为特定烧成气氛下的黑釉窑变。

〖Two〗、温度在1280℃左右时,黑釉如点漆,沉着稳重,光泽厚实,釉面呈橘皮状,即黑定。

关于宋朝河北定窑瓷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nrH2y00Elq.html
上一篇:宋朝河南叫什么
下一篇:宋朝河北地名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