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兴衰演变
7312024-11-14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与古代的皇帝有关系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唐朝经历了多少年,共有多少代皇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One〗、[One]、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
〖Two〗、[Two]、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生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卒年:贞观二十三年(649)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
〖Three〗、[Three]、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卒年: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Four〗、[Four]、中宗李显嗣圣元年(684)出生:显庆元年(656)十一月五日。卒年:景龙四年(710)。享年:55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中宗。
〖Five〗、[Five]、圣神皇帝武则天武曌(zhào)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出生: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卒年:神龙元年(705)享年:82岁。谥号:先为则天大圣皇帝。庙号:无,袝高宗庙享后为则天大圣皇后。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Six〗、[Six]、中宗李显(复辟)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中宗赐卢正道敕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
〖Seven〗、[Seven]、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载初二年(690)景云元年(710)——延和元年(712)出生: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卒年:开元四年(716)。享年:55岁;谥号: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唐睿宗是高宗的第八个儿子,即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四个儿子中最年幼的一位。睿宗于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后来他被封的亲王爵位还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轮,后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81),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应该不是虚誉。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第二位了。
〖Eight〗、[Eight]、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天宝十五载(756)出生: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卒年:上元三年(762)。享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生于东都洛阳,睿宗再度登基后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承继大统,成为唐朝历史上和太宗一样享有盛誉的皇帝。由于他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历史上往往称为“唐明皇”。
〖Nine〗、[Nine]、肃宗李亨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姓名:李亨(初名嗣升,曾多次改名)出生: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卒年:宝应元年(762)。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肃宗像唐肃宗李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他迎还了避乱出逃的父亲玄宗,又和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味的一幕。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Ten〗、[Ten]、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大历〖Fourteen〗、年(779)出生:开元〖Fourteen〗、年(726)十二月十三日卒年:大历〖Fourteen〗、年(779)。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十月册为皇太子后,改名豫。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经历了八年动荡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到开元天宝时期的太平治世。
1〖One〗、〖Twelve〗、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出生: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二日。卒年:元和元年(806)享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是唐朝位居储君时间最长,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顺宗在位期间,没有以皇帝身份过一个新年。即位当年的新年,他就已经是太上皇了,在位时间还不足200天。,“永贞”的年号是在他退位以后才改的。顺宗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为太上皇,尽管继位的宪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举行册礼,但顺宗八月五日下诰改贞元年号为永贞时的身份已经是太上皇。顺宗在位期间,为后世留下了一次说不尽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后来也有人称之为“永贞革新”。
1〖Two〗、〖Thirteen〗、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十五年(820)出生:大历十三年(778)二月〖Fourteen〗、日卒年:元和十五年(820)。享年:43岁。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
1〖Three〗、〖Fourteen〗、、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四年(824)姓名:李恒(初名宥)出生: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卒年:长庆四年(824)。享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个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这在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由于每个儿子即位后都把各自的生母追尊为皇太后,所以穆宗先后有三个皇后和他配享太庙,这在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他之前的唐朝皇帝来说,可谓最短寿的一位。
1〖Four〗、〖Fifteen〗、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宝历二年(826)出生: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卒年:宝历二年(826)。享年:18岁。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
1〖Five〗、〖Sixteen〗、文宗李昂文宗有两个年号:一是太和(一作大和),用了9年(827~835);一是开成,用了5年(836~840)姓名:李昂(初名涵)出生:元和四年(809)十月十日卒年:开成五年(840)。享年:33(一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
1〖Six〗、〖Seventeen〗、武宗李炎会昌元年(821)——会昌六年(846)姓名:李炎(初名瀍)出生: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卒年:会昌六年(846)享年:33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敬宗、文宗、武宗一共在位不到23年,但是他们创造了唐皇朝的一个奇迹,那就是兄弟三人唐代宦官俑相继为君。中国历史上的皇位继承,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但是像敬宗、文宗、武宗兄弟三人连续即位为皇帝的情况极为少见,这无论如何也不是皇位继承的一种常态。这种兄弟三人均做天子的情况,既折射出穆宗以后宫廷政治的状况,也给这一时期的宫廷政治带来了新问题。
1〖Seven〗、〖Eighteen〗、宣宗李忱大中元年(847)——十三年(859)姓名:李忱(初名怡)出生: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卒年:大中十三年(859)。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唐宣宗是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一岁。他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另外,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1〖Eight〗、〖Nineteen〗、懿宗李漼咸通元年(860)——〖Fourteen〗、年(873)姓名:李漼(初名温)出生:太和七年(833)十一月〖Fourteen〗、日卒年:咸通〖Fourteen〗、(873)。享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唐懿宗李漼(cuǐ),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然而,懿宗在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1〖Nine〗、〖Twenty〗、僖宗李儇(初名俨)出生: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卒年:文德元年(888)享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在位l5年。僖宗一共有五次改元,所以有五个年号:乾符(6年)、广明(1年)、中和(4年)、光启(3年)、文德(1年)。
20、二〖Eleven〗、昭宗李晔(初名杰)出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天佑元年(904)。享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在位16年。昭宗有七次改元,故有七个年号:龙纪(1年)、大顺(2年)、景福(2年)、乾宁(4年)、光化(3年)、天复(3年)、天佑(1年)。
2〖One〗、二〖Twelve〗、哀帝李祝(初名祚)出生: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卒年:天佑五年(908)。享年:17岁。谥号:初谥哀皇帝,后唐时加谥加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后唐时议庙号为景宗。在位3年。未改元,沿用昭宗天佑年号
〖One〗、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时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宗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古。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Two〗、宋太祖赵匡胤像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情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军队黄袍加身,三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了解到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
〖Three〗、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地方资源狭少,最终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Four〗、宋太宗赵光义像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战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Five〗、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后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贬黜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死于谪所。太宗长子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Six〗、宋真宗赵恒太宗死后,真宗赵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自从雍熙北伐之后,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Seven〗、后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Eight〗、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Nine〗、“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爱一名张贵妃。但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的一生一死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Ten〗、西夏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是朋党。由于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官僚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
1〖One〗、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后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关于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体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
1〖Two〗、有“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之叹的王安石英宗死后,他的长子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夏又虎视眈眈。神宗因此锐意改革。神宗启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法强烈反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名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是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再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
1〖Three〗、尽管后人对熙宁新法的评价非常两极,但无庸质疑,新法的推行效果远不如王安石预想。新法的实行虽然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耕地面积,但是却严重增加了平民的负担。熙宁新法在军事上的改革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军队战斗力无明显改善。加上王安石操之过急,将需要很长时间社会演进才能完成的十余项改革在短短数年内全盘推行,使变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而且,新法实施到了后期,条文与执行效果相差越来越大,一些措施从利民变成扰民。新法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也是最后失去民心的原因,变法派中如吕惠卿、曾布、李定和蔡京等都是人品相当有争议的人物。有的更被视为小人。对于这次改革,以“大历史”著称的史学家黄仁宇评论这次变法:“早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
1〖Four〗、王安石被罢后,神宗继续改革事业,号为“元丰改制”。元丰改制虽与熙宁变法并称为“熙丰新法”,但改革力度无法同熙宁变法相提并论。伴随著国力的增强,神宗将焦点转移到外患上。他决心消灭西夏。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神宗开始西征西夏,取得了很大胜利,也大大鼓舞了神宗的信心。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西夏发生政变,神宗借此再次征讨西夏。结果却遭到惨败。神宗因此一病不起。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神宗立六子赵佣为太子。而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时期。
1〖Five〗、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并冷落哲宗,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是为元佑党争。哲宗亲政后,贬斥旧党,信用新党,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1〖Six〗、宋徽宗,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主条目:靖康之变
1〖Seven〗、哲宗没有留下子嗣,死后由他弟弟赵佶即位,是为宋徽宗。徽宗专好享乐,对朝政毫无兴趣。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等。赵佶的生活糜烂,喜好逛青楼。还大兴土木,听信道士所言,在开封东北角修建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艮岳方圆十余里,其中有芙蓉池、慈溪等胜地。里面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徽宗还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刮奇石,是为花石纲,引得民怨沸腾。
1〖Eight〗、徽宗不理朝政,政务都交给以蔡京为首的六贼。蔡京以恢复新法为名大兴党禁,排斥异己。蔡京即位次日,就下达了一个禁止元佑法的诏书。此即谓元佑奸党案。正直的大臣因此全被排斥出政治中心。徽宗本人好大喜功,当他看到辽国被金国进攻后,便于重和元年(1118年)春,派遣使节马政自登州渡海至金。双方商议两国共同攻辽,北宋负责攻打辽的南京和西京。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过去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改缴金国。此即为海上之盟。但宋朝军队却被打得大败。最后金兵掠去燕京的人口,并克扣营、平、滦三州。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赵佶吓得立刻传位其子钦宗赵桓。钦宗患得患失,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后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启用李纲来保卫**。虽然一度取得了胜利,但是金朝并未死心,二度南下。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太原沦陷。十一月,开封外城沦陷,金军逼迫钦宗前去议和。闰十一月卅日,钦宗被迫前去金营议和,三日后返回。金人要求索要大量金银。钦宗因此大肆搜刮开封城内财物。开封城被金军围困,城内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在少数。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徽、钦二帝被废,贬为庶人。七日,徽宗被迫前往金营。金朝另立张邦昌,建立一个名为“大楚”的傀儡政权。徽钦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祸。徽宗被封为昏德公,钦宗被封为重昏候。最后两人客死异乡五国城。
1〖Nine〗、尽管徽宗在朝政上毫无建树,但无庸质疑,他在书画上的造诣无与伦比。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独创瘦金体,并重视书画事业。翰林书画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画家,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就是其提拔。就连其子赵构也受到薰陶,成为杰出书法家。
关于唐朝与古代的皇帝有关系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