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史官设置

网友投稿- 2024-08-28 09:19:33

宋朝史官设置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宋朝史官设置,中国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古时候掌管国史的官是什么官
  2.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3. 古代编书的官职

[One]、古时候掌管国史的官是什么官

〖One〗、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一般以为至唐方始定型。其制大抵以起居郎隶门下省,专记帝王与大臣议政情况;又别置史馆于禁中,掌编国史,以他官兼领,命宰臣监修。在史官的职能上,一是明确了史官与历法官的分途。二是强调了记注与撰述分工,一般著作郎、佐郎等主撰述,起居舍人、起居郎等掌起居注。

〖Two〗、至宋代,更建立起了包括起居院、日历所、实录院、国史院、玉牒所、会要所等在内的庞大修史机构,分别修纂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实录、会要、国史等。

〖Three〗、宋以后,辽、金、元三代史官制度大体与之相同,但不如它那样繁琐,一般分国史院和起居注两个系统,国史院设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官;起居注则属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左右两史职掌。元代并集贤院为翰林国史集贤院,置有修撰、编修、检阅等官,其制已开明清翰林院制度之先。

〖Four〗、春秋时期,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秦归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史官职责由太史公负责,常务工作由史书令史承担。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Two]、中国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北宋的修史机构相对于前代,即有继承,又有创新。北宋初期的史馆继承了唐朝的制度,而起居院、国史院、实录院、玉牒所等机构的设置则是北宋时期的创新。

1.修史机构数量增多,分工比较细致

我国的史官制度产生由来已久,但是修史机构却产生较晚,而专门的修史机构则出现的更晚。东汉时期的兰台和东观,晋时设著作省,北魏时设著作局,后又设修史局,北齐时设立史馆,隋时设立著作曹,唐朝沿袭北齐,设立史馆。

北宋时期修史机构逐渐增多,不但继承了北齐时期设立的史馆,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机构。北宋时期设立了起居院,负责修起居注,所修的起居注定期交付史馆以备修史之用。北宋时期还设立了时政房负责修时政记,以备修撰日历、国史、实录之用。

宋太宗时期还设立了国史院以负责修撰国史,宋宗时于史馆之外另设实录院负责修撰实录,宋神宗时设立了日历所成为专门负责修撰日历的机构,还设立了玉牒所负责修撰玉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修史机构与前代相比不仅机构的数量增多,而且各机构之间的分工也比较明确,这表明北宋时期的修史机构更加完善。

北宋时期的修史机构的数量在我国历史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这些机构并不都是常设机构,一个修史机构在完成了它的修史职责之后就会被废除。在元丰改制时对修史机构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罢史馆,日历隶属秘书省国史案,遇修国史则置国史院,遇修实录则置实录院。

到宋哲宗时期,又移秘书省国史案于门下后省,称为“国史院”,掌实录、国史、日历的撰修,以后凡是修撰《实录》,置局,或不置局,皆由国史院官兼实录修撰官,直到北宋灭亡。综上,北宋时期的所有修史机构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大部分都是临时设立的,属于临时性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修撰某一类史书而设,而一旦修撰完成这些机构就会被废止

总体上看,北宋时期的修史机构较前代逐渐趋于完善,不但数量上逐渐增多,分工也比较细致,而且这些机构大都是临时性的机构,在它的功能发挥结束之后就会被废除,这样能够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但是削弱了修史机构的职能,破坏了史书编撰的连续性。

北宋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史学的控制,对于修史的官员进行了严密的选任。主要从皇帝任命、参加召试、他官**和他官举荐四种途径对史官进行了选拔,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皇帝的任命,这样就保证了史书的修撰按照统治者的意愿进行。

从北宋时期,史官选拔的三种方式中,无论是记注官还是编撰官我们都可以看出皇帝的任命是史官选拔最主要的方式,这样就使得皇朝史书编纂的权利紧紧地掌握在皇帝手中。从皇帝直接任命的史官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史官大都出身于官宦之家,并且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史书的修撰按照皇帝的意愿进行,保证了修史工作被皇家所垄断。

参加召试是选任史官的又一种方式,皇帝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样就保证了史官的质量和素质。在北宋时期召试的官员一般是史馆中的人员,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进士和诗赋。在参加召试中有一部分官员通过自荐的方式取得史官的职位。但是随着史馆的废除,召试作为一种史官选拔的方式也逐渐被废除。

他官**是既皇帝任命和参加召试之后的又一史官选任的方式,其选拔也比较严密。他官**涉及起居舍人、修起居注、史馆检讨、史馆修撰等,他们都是品级较高的官员兼任的。这些虽然不是皇帝任命的,但是并不是品级高的官员都能够担任史官,而是这些品级较高的官员具备修史的能力,这样才能担任修史的职责。

所以在选拔官员兼任修史之职时一般都是挑选有修史经验的官员。宋绶曾经受诏修撰《唐史》,范祖禹曾经修撰过《神宗实录》。由此可见,通过他官**的途径进行史官的选拔是十分严密的。

从整个史官人员的选拔来看,他官举荐是这几种选官途径中比例最少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我们可以从举荐的官员来看,大都是朝中大臣,有的是参知政事或者宰相,他们的级别较高。而被举荐的官员必须有较高的才华和品德。如钱若水因文学修养较高被宰相寇准推荐为直史馆,张宏、宋湜因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品德分别被吕蒙正和宋准举荐为史馆修撰和直史馆。

综上所述,北宋时期史官的选任是十分严密的。皇帝任命的史官大都是级别较高与皇帝较为亲密之人;他官**的史官都是级别较高并且有一定才学之人;而他官举荐,举荐之人须是宰相等皇帝信赖之人,而被举荐之人须有较高的才华和良好的品德。北宋时期史官选任如此严密主要是为了垄断和控制史学。

[Three]、古代编书的官职

〖One〗、古代,朝廷有史官。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

〖Two〗、《周礼·春官》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大史,职位很高,有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职责。五史也没有专门只管书写编撰的,都成为掌权的官员。

〖Three〗、太史令。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汉武帝时,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当时职位不很高,有说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编了《史记》。

〖Four〗、著作郎,官名。三国魏始置,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至唐代,主管秘书省属下之著作局。《新唐书.百官志二》:“著作局。郎二人,从五品上;著作佐郎二人,从六品上;校书郎二人,正九品上;正字二人,正九品下。著作郎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与佐郎分判局事。”著作局,唐代后改称太史局。宋代有太史局等。元代改称为太史院。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Five〗、古代,民间也有编纂书籍的。孔子是最早的、最典型的、最著名的。

〖Six〗、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总结编成《论语》。

〖Seven〗、孔子,被誉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总结家。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

〖Eight〗、孔子著书立说,不在官位,不属于官方行为。他,该算什么“职位”?

关于宋朝史官设置和中国古代史官制度改革的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qMEiUuUcIS.html
上一篇:宋朝各州州府
下一篇:宋朝台湾小说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