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期封王
5472024-11-0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朝亲王爵位,唐朝亲王郡王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无论在任何朝代,亲王和郡王的册封,不外乎是靠血缘关系,另一种则是依靠军功和贡献。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一个人立了多大军功和对国家的贡献多大,他基本上也只能被封为郡王,不大可能被封为亲王(一字王)。
〖Two〗、而且这种外姓王爷,所获得的爵位虽然可以世袭罔替。可继承到每一代,都要主动降爵一级。
〖Three〗、另外,清朝册封的12大铁帽子王中,只有两位是郡王,其余十位则是亲王。这也不难看出皇帝对于亲王(自己兄弟)的信任。
〖Four〗、铁帽子王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除皇帝之外,一个国家官阶等级比较高的人选了。(魏晋时期就有类似铁帽子王的王爵,一般等级较高的宗室,会被封为亲王,或国王,即一字王,以历史上的国名为号,诸如齐王、赵王)
〖Five〗、同样都是王爷,亲王和郡王因一字之差,地位待遇却相差很多
〖Six〗、最后总结,一字王、二字王之间的区别,是从魏晋之后才出现。那时候开始给王爵分等级,比如亲王、郡王、县王。实际上,西汉初期,王就是王,是不分等级的。比如淮南王、常山王,这些和齐王、楚王都是平起平坐。
〖Seven〗、当然,随着每一个朝代的社会环境不同,各个封号和爵位制度,也会在细节上有所不同,大致无外乎是如此。
〖Eight〗、明朝时期,朱元璋所有子孙传承都是世袭罔替,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导致到了明朝中后期,遍地都是朱家王爷。这些藩王手中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以至于民怨四起。
〖Nine〗、包括唐朝和魏晋末年,都是因为各地藩王拥兵自重,才成为政权覆灭的导火索。清朝时期,爱新觉罗家族吸取前朝教训,没有把皇子们分封到各地,而是将他们都留在京城居住,相当于圈养。
〖Ten〗、同样都是王爷,亲王和郡王因一字之差,地位待遇却相差很多
1〖One〗、亲王和郡王这二者之间,都是等级较高的两种王爵。亲王有可能是皇帝的弟弟、哥哥或者直系亲属,郡王同样也是皇亲国戚。
1〖Two〗、之所以亲王和郡王二者之间只相差一个字,差距却很悬殊,无外乎还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制度在作祟。
1〖Three〗、所谓的铁帽子王、亲王或郡王,只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获得了可以惠及子孙的特权。而这些高高在上的王爷们,根本不会理会民间百姓的疾苦。
〖One〗、【皇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皇太子诸子并为郡王。亲王之子承恩泽者亦封郡王,诸子封郡公。其嗣王、郡王及特封王子孙承袭者,降授国公。……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唐六典。
〖Two〗、亲王是一种爵位制度,唐代主要分封给皇帝的兄弟和儿子,大臣、将领封爵没有给亲王爵的,比较高也是郡王爵,比如安禄山是东平郡王。
〖Three〗、唐代皇帝兄弟、儿子,除了太子以外,一般都封亲王。亲王王爵能传给下一代,被传的人称嗣王。
〖Four〗、亲王班爵正一品,是在整个精英级别中,除了皇帝、太子之外的天朝第三等级。
〖Five〗、但亲王的班次在三公之下。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亲王也是正一品,不过上朝时,位在三公之后。
〖Six〗、关于亲王与三品以上官员的关系,曾经有过一个讨论。贞观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珪的人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了,还要给亲王行礼,这是不对的。唐太宗不爽了,说:“难道你们就这样高贵,我的儿子就这样低贱?”魏征说:从古到今,亲王的班次都在三公之下。如今三品官都是陛下您的肱骨和八座的前辈,要给亲王行礼,就是不合适。于是太宗也就下诏同意了,三品官不必给亲王行礼。
〖Seven〗、亲王开府,开府以后就不住在宫里了。在李隆基以前住到宫外的某处,李隆基以后在十王宅专门建立了王爷们居住的宅子,所有不在宫里住的亲王都搬到这里住。
〖Eight〗、亲王开府,理论上是有自己的府邸和办公机构,有自己属僚和政客。亲王府机构主要有亲王府、亲王亲事府、亲王帐内府和亲王国。
〖Nine〗、亲王府是亲王官邸,是政务性的机关,负责亲王有关的政务。官员主要有:
〖Ten〗、主簿:从六品上,一人。史:二人
1〖One〗、记室参军事:从六品上,二人。史:二人
1〖Two〗、录事参军事:从六品上,一人。录事:从九品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Three〗、功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Four〗、食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Five〗、户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Six〗、兵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Seven〗、骑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Eight〗、法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1〖Nine〗、士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20、以上这些官僚和职务,有的是辅佐亲王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王爷,包括治理事物的能力、文学修养等等各方面;有的是礼仪指导;有的是保证亲王府政务正常运营的事务性职务。
2〖One〗、在亲王府任职幕僚,也是一些人进入仕途、逐渐升职的一条途径。
2〖Two〗、亲事府和帐内府是负责亲王宿卫、扈从的军务机构。
2〖Three〗、亲王亲事府职务: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执仗亲事十六人,正八品上;亲事三百三十三人。
2〖Four〗、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府一人,史一人。帐内六百六十七人。
2〖Five〗、亲王国,可以看作亲王封土时代的遗留,管理亲王采邑、食封和租税等事情。机构官吏设置:
2〖Six〗、亲王在朝廷或地方兼任一定的职务,如尚书,在地方一般被封为什么节度大使、都督,但大多是遥领、遥监,并不实际到任。定期比如岁末,地方会把自己遥领的名册呈递给他,算是他对自己任职机构的管理,但也只是看下名册,是个程序而已,没有实际的管理活动。
2〖Seven〗、唐代亲王已经不领封土。分给亲王的食邑只是计量单位,并无没有土地。例如按照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亲王正一品,食邑一万户。这个一万户就是个虚数,并不是真的有一万户的税收,只是对应亲王等级的规定而已。
2〖Eight〗、真正给亲王带来好处的是食实封。唐前期,一般亲王食封800户,也有达到1000户的。高宗以后,武则天生的亲王都超过了这个数量规定。例如相王(睿宗李旦)食邑3000户,唐中宗恢复唐的国号后,他食邑到5000户,其他亲王也多在1000户以上。后来李隆基对食邑制度进行改革,规定亲王食封2000户,比较多不能超过3000户,并把食封的租庸调改为先交到朝廷,再划拨到各亲王。子孙继承食封的,食封减少1/5。
2〖Nine〗、亲王同皇帝一样,实行一妻多妾制。
30、正妻是王妃,必从出身高贵、世家大族中选取外貌和才能高的女儿做。即使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官和功勋卓著的武将,也是地位较高或出身较好的文臣武将。
3〖One〗、按照唐人结婚年龄,亲王一般在十七八或二十岁左右正式纳妃结婚。但在这之前亲王一般已经有若干媵妾,并且有孩子了。
3〖Two〗、册妃、迎娶有一套严格的礼仪程序,包括怎么册封,怎么提亲问名,怎么迎娶,穿什么衣服,怎么拜见皇帝、皇后,都有规定。具体可参见《开元礼》的规定。
3〖Three〗、除了有一个大老婆,亲王按规定,还可以有两个孺人,为正五品;十个媵,为正六品。其他宫女姬妾若干,都没有品级,但亲王一定要人当自己的小老婆,朝廷也不会有什么禁止。
3〖Four〗、亲王的儿子,按规定嫡子会被封为郡王,特别受到皇帝喜欢的也会封郡王。其他庶子封郡公,从五品上。亲王死后,他的爵位可以世袭,世袭者称为嗣王。
3〖Five〗、亲王的女儿,封县主,视同正二品,但跟正经的二品差点。
3〖Six〗、亲王的活动主要是宫廷斗争。因为亲王也是皇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会想着自己可能当皇帝,于是亲王与太子的关系比较紧张。
3〖Seven〗、但进行夺嫡斗争的一般是长子和宠妃生的儿子,因为只有这两种亲王在太子位不保的时候,才最可能被立为新太子,其他的亲王就不要妄想。除非朝廷已经变成了宦官说了算,宦官到十王宅像挑白菜似的捉一个亲王当皇帝,才不管你是谁生的。
3〖Eight〗、所以,唐代的大部分亲王也只能对皇帝晨昏定省,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小宅子里吟诗作画就行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安享天年。亲王要是野心太大,贸然站队,参与到不该参与的政治斗争中,下场就会比较惨。
唐朝爵位制度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关于唐朝亲王爵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