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在 唐朝

AI创作- 2023-12-07 06:23:58

行医在 唐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行医在 唐朝,四大名医的家乡是哪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医乃仁人之术谁说的
  2. 四大名医的家乡是哪里
  3. 医术在古代属于

[One]、医乃仁人之术谁说的

〖One〗、“医乃仁术”是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孟子·梁惠王上》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Two〗、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说:“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医乃仁术”的命题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示医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仁”“医”结合。

[Two]、四大名医的家乡是哪里

〖One〗、中华“医祖”扁鹊(公元前五-四世纪)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诞生於山东长清县。通晓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精於切脉、望色、听声、问诊,尤擅长於推究病源。对导引,吐纳和气功等各种健身祛病之法各有建树,著述多以失传现存《难经》等都后人托名之作。

〖Two〗、后汉神医华佗(约公元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义名字元化,诞生於安徽毫县。精通内、外、妇、儿各科。熟练的掌握养生方药、针炙和手术等治疗。首创药物全麻术,被尊奉为外科之鼻祖。创立的《五禽戏》养生功,流传至今。著书已佚。现存《中藏经》等是后人托名之作。

〖Three〗、唐代“药王”孙思邈(公元541—682)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Four〗、明代“医圣”李时珍(公元1518-1593)

明医学家,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春人。着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所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被称作“东方医学的巨典”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流传於世。

〖One〗、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

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大越史记全书》说字“昌”),号拔墘,侯官县董墘(一说董厝)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Three]、医术在古代属于

〖One〗、因此古代学医步入杏林和十年寒窗,登科入仕的秀才一样,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吃饱穿暖,在社会上有一个立足之处。而是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当志存高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然,考取功名带来的名和利,也足以养家糊口,吃穿不愁了。同样地,大医精诚,先精后诚,一个医术高超,可以妙手回春的医生拥有崇高的医德,自然也可以香满杏林,衣食无忧。从这一点上来说,入仕及第和济世行医是一脉相承。

〖Two〗、也正因如此,范仲淹才会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观点。

关于行医在 唐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txl8ClfNvp.html
上一篇:街穿越唐朝
下一篇:行书唐朝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