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那个武功好

侠名- 2024-02-08 17:23:24

唐朝和宋朝那个武功好

其实唐朝和宋朝那个武功好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道教和佛教哪个在唐朝更盛行,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唐朝和宋朝那个武功好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古代十二个武功值比较高的霸主是谁
  2. 道教和佛教哪个在唐朝更盛行

[One]、中国古代十二个武功值比较高的霸主是谁

夏商周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将领不予考虑的原因在前面已经提到,就不重复了。比如后羿号称善射,但没有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伍子胥号称力能举鼎,庆忌号称勇力绝人,可是在正史上却找不到他们冲锋陷阵的具体记载;南宫长万和晏婴用二桃杀掉的三士等人更像是勇士而非统兵的猛将;而聂政、专诸等虽勇,可惜都是刺客而非将领;而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军纪森严,凭借个人勇力冲锋大多是禁止的,比如吴起曾经斩杀过一个不听军令私自出阵,斩获敌兵首级而归的勇士,因此猛将个人的发挥就基本失踪,白起等人所以威震天下,靠的不是血气之勇,而是他们的韬略,所以此时期真正有入选资格的人其实不多。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得不一下子把时光机器调到楚汉战争时期了。大家肯定都猜到了:“第一位,项羽!”答对了,第一位就是在当时勇力天下无双的西楚霸王。项羽(BC232~BC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将项燕之后。其实项羽如果不是因为有屠城的劣迹,入选在下的百名将传也不在话下,列入猛将传都有些委屈他。他的生平事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仅列出他体现他勇猛的事迹。项羽少年的时候,读书学剑都不成,叔父项梁责备他,他说:“读书写字只能记名姓,剑法是一人敌,没什么好学的,我想学万人敌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他学习兵法。项羽大喜,但略略知道一点大意后,又不肯学完。看来项羽是属于天纵英才,武艺没怎么用心学,照样天下无敌;兵法也没怎么用心学,照样屡战屡胜。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都很畏惧他。BC209九月,项羽和项梁响应陈胜,杀郡守起事,征得吴中精兵八千人。BC207年十二月,项羽率5万楚军救援被秦将章邯围攻的巨鹿,他统帅全部军队渡河,渡河后破釜沉舟,烧掉营垒,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要决一死战,决不后退的意志。于是一到巨鹿就包围了王离,接战九次,截断秦军甬道,大败秦军,斩苏角,擒王离,涉间自焚死。当时在巨鹿城下有诸侯援军的十多座营寨,都不敢出兵。等到楚军攻打秦军时,诸侯军都在壁垒上观看,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打败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属于他。。樊哙(?~BC144),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后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泅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沛县。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首15级,打退了敌人。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首23级。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军,共斩首16级。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14级,俘获11人。之后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一人,首级10个,俘获140人,降2900人。刘邦率军入关,灭秦后封关自守,欲依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旧约,称王于关中,引起了项羽的不满,派英布等攻下函谷关,项羽入关后,驻军于戏西,欲击灭刘邦军。樊哙早在刘邦人咸阳后,就力劝刘邦还军霸上,勿贪秦宫奢丽的亨受。待项羽兵临城下,刘邦自度势单力薄,乃与张良率一百多随从赴鸿门谢罪,樊哙随往。项羽在鸿门设宴,酒酣之时,亚父范增预谋杀害刘邦,授意项庄拔剑在席上献舞,想趁机刺杀沛公。此时,席间只有刘邦和张良在坐,身在营外的樊哙听说情况紧急,不顾卫士阻止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项羽用眼盯着他问:“此人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欣赏道:“是位壮士!”于是赐酒一杯和一条生猪腿。樊哙一饮而尽,拔剑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了。项羽问:“还能再喝吗?”樊哙面斥项羽道:“臣死都不怕,难道怕喝酒!且沛公先入定咸阳,等待大王。大王现在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怕天下人心疑大王啊。”项羽沉默不语。这时刘邦借故去厕所,把樊哙召了去,出了营帐,刘邦独骑一匹马,樊哙等四人步行护驾,从山下小路偷偷回到了霸上营中。而让张良向项羽谢罪。项羽因为已经顺心遂意也就没有诛杀刘邦的念头了。当时如果没有樊哙,刘邦恐怕也就小命不保。刘邦在汉中站稳脚跟后,用韩信指挥了还定三秦之战,从而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在战争中,樊哙常率先登城陷阵。随后又参加对楚作战,屠煮枣,在外黄击破王武及程处军,攻取邹、鲁、瑕丘、薛等地。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后,樊哙屯守荥阳的户武。一年后,又随高祖追击项羽,取阳夏,虏获楚将周将军的士卒四千人,把项羽包围在陈县,大胜而归。项羽死后,刘邦称帝。汉初,异姓诸侯王反叛不断,樊哙成为征讨叛军的主将。先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俘臧荼,平定了燕地;楚王韩信反,樊哙随刘邦到陈,活捉楚王韩信,平定楚地;跟随刘邦讨伐了韩王信,斩韩王信,与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击退陈豨、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先登,收取赵地清河﹑常山等共27县,被提升为左丞相。所部败陈豨的胡人骑兵于横谷,斩将军赵既,虏获代丞相冯梁、郡守孙奋、大将王黄等十人。与诸将共同平定代地乡邑73个。BC195年又以相国职率兵击燕王卢绾,平定燕地18县,51个乡邑。总计樊哙战功:跟随高祖作战,斩首176级,俘虏288人;自己单独领兵作战,打败七支军队,攻下5个城邑,平定6个郡,52县。虏获丞相一人,将军12人,将官11人。樊哙一直跟随刘邦左右,是刘邦的爱将。后娶吕后妹吕须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可是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当初英布造反时,刘邦病重,讨厌见人,诏令守宫侍卫,不准大臣人见,群臣中就连周勃、灌婴都不敢人内。十几天后,樊哙终于忍不住,带领群臣闯进宫中。刘邦这时正枕着一个宦官睡卧。樊哙见到刘邦痛哭流涕地说:“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说得刘邦笑着起来了。不久,卢绾反叛,刘邦派樊哙攻打卢绾。这时高祖病重,有人诋毁樊哙是吕氏的党羽,皇上如哪天驾崩,樊哙就会举兵诛杀戚夫人和赵王如意这些人。刘邦听到这话大怒,派陈平乘车送周勃替代樊哙统帅军队,还命令在军中斩樊哙。陈平惧怕吕后,所以决定把樊哙押解长安让刘邦亲自处决。陈平、樊哙到长安时,刘邦已死,吕后就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BC144年死。通俗演义中把樊哙写成当时仅有的可与项羽战十余合的猛将,他的表现确实也不辜负猛将之名,而他出身仅仅是一个杀狗的,难道杀狗也能练出高强的武艺?灌婴(?~BC176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原为睢阳布贩,BC208年投奔刘邦,随其征战。刘邦被封为汉王,他随刘邦入汉中,十月,跟随韩信还定三秦。后来与项羽的作战中表现突出,在定陶以南打败了项羽部下猛将龙且、魏相项他的军队。在成皋之战中,刘邦为抵抗楚的骑兵,建立骑兵部队,灌婴被选拔为骑兵将领。他率骑兵阻遏楚骑兵,激战于荥阳东,大胜而归。又偷袭楚军后路,截断楚军粮道。所部共斩杀敌军右司马、骑将各一人,楼烦将五人,尹一人,都尉一人。BC205年,灌婴率骑兵随韩信相国攻魏,继而参与攻齐,在历下击破齐军,所部俘齐将华毋伤及将吏46人,攻降临淄,擒齐守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嬴﹑博,破田横骑兵,所部斩骑将一人,擒骑将四人。继而攻下嬴﹑博,破齐将田吸千乘,所部斩杀田吸。又跟随韩信东攻龙且,所部斩龙且,生得右司马﹑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灌婴亲自生擒齐将周兰。平定齐地后,韩信自立为齐王,趁势攻入楚腹地,连克城邑。灌婴在下邳击败项声﹑郯公,接着斩杀薛公,攻克下邳。在平阳击败楚骑兵,攻降彭城,俘项他,降留﹑薛﹑沛﹑酇﹑萧﹑相。又攻苦﹑谯。BC202年冬,与刘邦会师于颐乡。跟随刘邦在陈地击败项羽,所部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项羽兵败垓下逃走,灌婴率5000骑兵追项羽至东城,迫使项羽自杀,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羽,五人皆赐爵列侯。此战,俘虏左右司马各一人,士兵12000人,大获全胜。之后又攻下东城,历阳,渡江平定吴地、豫章和会稽等52县。同年秋,灌婴又击破燕王臧荼。第二年,攻陈,取楚王信。此后,汉初所分封的异姓王,乘汉初立,反叛不断。灌婴以车骑将军职,随刘邦征讨韩王信。陈豨反叛,他斩将拔城。英布谋反,灌婴以车骑将军作为先遣队攻打英布军,擒斩英布许多重要将领,追击败军直到淮河沿岸。灌婴跟随刘邦,共擒二千石的将吏12人,自率部队击败敌人16次,降服46座城邑,平定一个封国,两个郡,52县。灌婴平英布之乱后,刘邦去世,灌婴以列候身份事孝惠帝和吕后。吕后去世,吕禄等听人乘机在长安谋反,齐哀王刘襄(刘肥之子)举兵西进过逆。吕禄等听了这一消息立即派灌婴为将前去迎敌。但灌婴早有反诸吕之心,行至荥阳即屯兵不进,同周勃、陈平等人通谋诛除诸吕,并把此事微露与刘襄,刘襄止兵,待周勃等人诛杀诸吕之后,引兵去,灌婴军亦还朝,同周勃、陈平共立孝文帝。三年后,周勃被免除相位后,由灌婴继任丞相之职。这年,匈奴大举入侵,灌婴率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去讨伐,打退了匈奴兵。BC176年,灌婴死于相位。刘邦的手下可称是中国史上最有趣的开国功臣组合,一个由地痞流氓、屠夫、布贩、小官吏、破落贵族组成的集团居然夺取了天下,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樊哙是杀狗的,勉强可以说是拿刀混饭吃,可是灌婴只是个布贩出身,他的武艺又是怎么来的?看来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天赐神勇。至于后来的李广等人,由于已经入选了在下的百名将传,在这里就不重复叙述了。西汉帝国经过了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被王莽篡夺后寿终正寝。王莽倒行逆施的政治经济政策,导致天下大乱,中国陷入了混战中,猛将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又来临了。东汉时期入选的四人铫期、马武、贾复、臧宫都是刘秀部下。其他阵营中应该也有不弱于、乃至强于这四人的猛将(例如巨毋霸),不过可惜胜者为王,史书中并没有为这些人留下足够的记载。铫期(?~34年),字次况,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身高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受到乡人的敬爱。刘秀略地颍川,征召他随自己北上徇蓟。王郎聚众起事,称帝于邯郸,移檄至蓟,悬赏缉拿刘秀。蓟中有人起兵响应王郎。刘秀欲出蓟城,百姓拥来围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阻塞道路,人马不得出。铫期纵马奋戟,瞪目扬声,喝令左右道:“跸!”(这个字只有皇帝车驾到来才准喊,好马屁。)围观的百姓人人避易。铫期保护刘秀,来到城门,城门已经关闭,铫期等人挥兵攻之,才得出城。铫期随刘秀南行,到达信都,局势稍定。刘秀任他为裨将,隶属邓禹。邓禹认为铫期有才能,任命他为偏将军,授兵二千人。随后又攻克乐阳、槁、肥累等地。铫期随军出击王郎的部将,在钜鹿城下大战。铫期奋起神威,先登陷阵,手刃敌兵五十多人。额头受伤,他用头巾草草包扎伤口再战。将士们受到激励,无不一以当十,大败敌军。平灭王郎后,铫期乘机劝刘秀进位称帝,他说:“河北之地,与边塞相接,百姓都习于作战,号称精勇。现在更始帝失政,天下人不知该归依谁。明公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兵,以顺天下思汉之心,谁敢不从?”(又是一个好马屁。)刘秀听了,笑道:“你是想让你上次传跸的事成为事实吗?”当时铜马军几十万人进入清阳、博平,铫期与诸将前往迎击,几次战斗都失利。在这种情况下,铫期不肯退后,率军背水而战,杀伤了很多铜马军士。这时,刘秀率军赶来救助。全军合力,大破铜马军,迫其全部归附。又随军到射犬进击青犊、赤眉军。一次,部队辎重被偷袭。他回军掩击,手刃几十人,身受三处重伤,仍奋力苦战,农民军败走。刘秀即皇帝位时,檀乡、五楼两支农民军进人繁阳、内黄,魏郡势家大族频频反复,更始帝的部将卓京也图谋在邺城反叛。魏郡人心惶惶。光武帝刘秀任命铫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前往镇抚。铫期到任,调发郡中兵士击破卓京,卓京逃遁入山,铫期追斩其将校数十人,俘其家小。接着,挥师繁阳、内黄,再斩数百人。击破檀乡、五楼农民军,魏郡平定。督盗贼(官名)李熊,本是邺中豪杰,他的弟弟李陆图谋造反,跟檀乡军里应外合。有人把这件事向铫期告发,铫期没有做处理。等到连续[Three]、四起人来告发,铫期这才召来李熊,询问此事。李熊叩头服罪,情愿和老母亲一起去死。铫期对他说:“倘若当差不如做贼,你马上就可以带着老母亲去依靠李陆。”说完,派人将他送出城去。李熊出城,找到李陆,带着他到邺城西门。李陆又羞愧又感激,自杀而死。铫期嗟叹不已,命以礼埋葬,并命李熊仍任旧职。从此,魏郡人越发佩服他的威信。34年去世。铫期为人,重于信义,为将以来,攻克、收降城邑很多,但从不抢掠烧杀,这一点上胜过耿弇、吴汉太多。后来进身朝廷,忧国爱主,如果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情,一定犯颜直谏。刘秀曾想和铫期微服出行,铫期挡在车前顿首劝阻,说:“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好大胆!竟敢阻止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交流,想让刘秀成为孤家寡人?)刘秀觉得有理,回车不出。贾复(9~55年),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时,好学不倦,通习《尚书》。后在邓禹的推荐下投奔刘秀,刘秀对他颇为赏识,见他的马羸弱不堪,刘秀把自己的左骖马亲手解下,送给他,以显示重视和优待。刘秀的官属不久发现贾复虽是后来者,却气势凌人,经常侵冒折辱同僚。于是想把他排挤出去,提议把他调补鄗尉。刘秀不同意。贾复作战勇猛。一次,他随刘秀在射犬地方进击青犊军,从早晨开始鏖战,一直到中午,青犊军仍坚守阵地,不肯退却。刘秀见战士们饥渴疲弊,便传令给贾复,说:“吏士皆饥,可且朝饭。”贾复战斗方酣,回答说:“先破之,然后食耳。”说完率先冲上敌阵,所向披靡,敌军败逃。又和五校农民军在真定大战,大破五校,自己也受了重伤。垂垂欲死。刘秀闻讯大惊说:“我所以不令贾复独立作战,是因为他轻敌。现在果然如此,这次我要损失大将了。听说他妻子怀孕了,如果生下女儿,我儿子娶她,如果是儿子,我以女儿许配,不要让他忧心自己的妻儿。”不久贾复伤愈,又赶到前线追随刘秀。刘秀见他健康如初,喜出望外。于是,大飨士卒,让贾复为先锋,进击邺城。一战破敌。南方许多更始帝的将领如郾王尹尊等,尚未归附。光武帝刘秀召集众将,讨论军机。大家都不说话。刘秀沉吟了半天,手执兵檄的竹简敲着地面说:“情况非常清楚。如今郾城敌军最强,宛城第二,谁去攻打?”贾复起立回答:“我去攻打郾城!”刘秀笑了,他说:“执金吾肯去击郾城,我还怕什么!大司马(吴汉)去打宛城!”于是贾复率兵进击郾城,连战连捷。一个月后,尹尊投降,郾地息兵。贾复又引兵东进,击降淮阳太守暴汜,平定淮阳。同年秋,南下讨平召陵、新息。27年春,贾复在新城、渑池一带击败赤眉军,又进军宜阳,和刘秀会师,击降赤眉。贾复南征北战,从未失败过。他屡次和诸将突破重围,解救危难,身受重伤达十二处之多。刘秀知道贾复敢于深人敌阵,所以很少令他远征,常常让他和自己在一起,这样一来,贾复就缺少独当一面的机会,也就缺少这样的功勋。将领们一谈起战功,往往自我显示夸耀,贾复从不说话。每当这时,刘秀就说:“贾君之功,我自知之。”贾复发现刘秀想偃息干戈,修好文德,不想让功臣拥兵驻在京师,就跟邓禹一起去甲兵,敦儒学。刘秀对他的做法特别满意,遂罢左、右将军之职。命邓禹、贾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贾复为人刚毅方直,注重大节。朱祐等人后来曾推荐贾复任宰相。刘秀正督责三公,整顿吏治,所以不用功臣,以全其名节。当时,只有邓禹、李通、贾复和公卿一起参议国家大事,受到很高的恩遇。55年贾复去世。贾复英勇善战,奋不顾身,且刚毅方直,注重晚节。而刘秀知其轻脱,不让他独自领兵,深通将将之道,与汉武帝刘彻之用李陵相比,高下立见。马武(?~61),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王莽末年,马武投奔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马武与刘秀共击王寻,又与谢躬共击王郎。后刘秀攻克邯郸,请谢躬和马武等人去置酒高会,想要乘机图谋谢躬,未成。刘秀单独与马武登丛台,从容对马武说:“我有渔阳、上谷的突骑,想让将军率领,怎么样?”马武说:“我愚蠢没什么谋略。”刘秀对说:“将军久为将领,熟悉军事,和我这样的掾史可不同!”马武由此心归刘秀。谢躬被杀后,马武骑快马到射犬投奔刘秀,刘秀很高兴,引置左右,每当慰劳诸将,马武总是为刘秀斟酒,刘秀非常高兴。刘秀让他率部下至邺,他叩头不愿,刘秀更加高兴,便随刘秀征战。刘秀败于慎水,马武独自殿后,起义军不能追击。后攻击安次、小广阳,马武常为先锋,力战无前,诸将皆率军跟随,大破之,马武率军追至平谷、浚靡而还。28年,马武与盖延等征讨刘永,马武率军攻济阴,下成武、楚丘。29年,庞萌反叛,马武率军攻桃城,获胜,刘秀到后,庞萌败走。30年夏,马武与耿弇西击隗嚣,汉军进展不利,引兵而回,隗嚣率军猛追,汉军形势危急,马武选精骑殿后,披甲持戟而战,杀数千人,隗嚣引兵而退,诸军才得以回长安。37年,因杀军吏而获罪,奉命将妻儿送回,交将军印绶,削封。49年,率军击武陵蛮人,回来后,上交印绶。汉明帝刘庄时,西羌攻击陇右,58年,朝廷命马武率王丰、窦固等人率四万人前去平定。在金城与羌人交战,斩首600级。又在洛都谷与羌人交战,结果被羌人所败,死千余人。羌人率众出塞,马武率军追击到东、西邯,大破羌人,斩首4600级,俘1600人,余众皆降散。61年去世。刘秀与功臣诸侯交谈时说:“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邓禹先回答说:“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刘秀说:“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其余诸人依次回答,到马武时,马武说:“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刘秀笑道:“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马武生性爱酒,阔达敢言。有时喝醉酒在御前当面批评同列,直斥他们的短长,无所避忌。刘秀不以为意,反而以此为乐。臧宫(?~58年),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年轻时,曾任县中亭长、游徼等职。后来,率领宾客参加绿林军。由此得以追随刘秀征战。诸将都夸他勇敢。刘秀见他话语不多,做事勤勉,也很器重他,把他收纳为亲信。在随刘秀进兵河北时,臧宫屡次陷阵破敌,立有战功。27年,臧宫率领突骑(精锐的骑兵)和祭遵一道击降更始帝的将领左防、韦颜。35年,公孙述的将领田戌、任满正与汉将岑彭在荆门对峙。由于岑彭等人屡战不利,骆越人心浮动。有人准备叛汉归蜀。臧宫手下,兵力单薄,估计难以控制局面。正好属县送来几百辆运输车。臧宫马上让人乘夜锯断城门的门槛,命令运输车辆来而复往,出入城门,络驿不停。于是,车声辚辚,整整响了一夜。骆越派来侦伺消息的人,听到一夜车声不绝,看到城门门槛也断了,就传语族人,说汉军大部队来了。骆越的首领闻讯,不敢再怀二心,送来牛、酒犒劳汉军。臧宫排兵列阵,杀牛摆酒,款待、抚慰他们。骆越地方这才安定下来。岑彭进军巴郡,命臧宫率领五万降兵从涪水向平曲进发。当时,公孙述的部将延岑声势浩大,而臧宫的情况却很艰难:人多粮少,补给困难,士兵们很多都想借机会反叛逃散,郡内各县的地方势力,见此情形,也再次聚集自保。臧宫本想撤回,可又担心部下反叛,敌人追杀。适逢刘秀派谒者令率兵去见岑彭,有骑兵七百多人。臧宫当机立断,假传圣旨,把这些兵调到了自己部下,壮大自己的声势。他命令部队晨夜行军,并故意打出许多旗帜,派人登上山冈擂鼓呐喊。行军时,左岸是步兵,右岸是骑兵,夹拥着战船浩然而进,呼声震动山谷。延岑没有料到汉军来得如此突然,急忙登山嘹望,看到汉军阵容强大,十分震惊。臧宫乘势出击,大败延岑,延岑部众被斩、溺死万余人,江水都变得混浊了。延岑只身逃奔成都,余部全部投降,臧宫乘胜追击,一路迫降十几万人。由以上二例看来,臧宫很懂得运用虚张声势的方法克敌制胜。张飞(168~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张飞年轻时,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关羽长张飞几岁,张飞待其如兄长一般。张飞早期事迹没有很多记载,远不如三国演义那么丰富。刘表死,曹操进攻荆州,刘备携民渡江。曹操率三千精锐骑兵昼夜兼行,一昼夜趱行三百里,在当阳长阪追上刘备。刘备部众溃散。刘备命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殿后。张飞待刘备过河后,据水断桥。曹兵追至,张飞瞋目横矛而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闻之,无敢近者,刘备等才幸免于难。刘备平定江南地区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他为新亭侯。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和关羽并称万人敌。但二人在性格上却有不同,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备常告诫张飞道:“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但张飞听不进去。关羽死后,刘备伐吴,按计划,张飞应当率一万名将士从阆中出发,到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就在出发前,他帐下将领张达、范疆却挟怨杀死张飞,带着首级,逃到孙权那里。张飞营中都督当即上表给刘备。刘备听到张飞部下都督有表章到来,预感到出了大事,说:“噫?飞死矣!”张飞除了勇力过人外,还擅长书法,他的褒斜道石刻是书法中的精品。孙坚(155~191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少时为县吏,性阔达,好奇节。他十七岁那年,随其父一起乘船去钱塘,途中,正碰上海盗胡玉等人抢掠商人财物,在岸上分赃。商旅行人都吓得止步不前,过往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孙坚见状,提刀大步奔向岸边,一面走,一面用手向东向西指挥着,好象正分派部署人众对海盗进行包抄围捕似的。海盗们远远望见这情形,错认为官兵来缉捕他们,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孙坚不肯罢休,追杀一海盗而回,其父亲大惊。孙坚却因此声名大振,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184年,张角在魏郡起事,百姓风起响应。孙坚招募了兵士一千人,随朱隽征战。孙坚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一次,他乘胜追敌,单骑深入,受伤堕马,卧于草中。当时,军众分散,不知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中发现了孙坚。孙坚回营养了十几天,伤势略好,又奔赴疆场。汝颍的黄巾军固守宛城。孙坚领兵进攻。他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他的部众纷纷紧随,攻下宛城。186年,孙坚任参军,随张温西讨边章、韩遂的叛军,曾劝张温诛杀董卓,但未被采纳。边章、韩遂军听说张温大军将至,请求投降。张温奏凯班师。187年,区星发动叛乱,聚众一万多人,攻围城邑。孙坚前往剿灭。孙坚仅一个月,就打败了区星,郡中震服。下面是声名显赫的吕布。吕布(?~198),字奉先,五原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麻地附近)人。他出身贫寒,自幼修习武艺,膂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赏识任用。后又受董卓所诱,杀死丁原,持其首级投奔董卓,受到董卓重用,为其抵挡诸侯军队。因为擅长骑射被称为“飞将”。不久又与王允合谋刺杀董卓。罗贯中根据这一段历史演义出了美人计的故事。董卓余部李傕、郭汜等进犯长安,吕布出战,对郭汜说:“先让兵士退后,我们一对一决胜负。”郭汜接受,与吕布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但郭汜被从骑救回。这样看来,吕布也没有演义中说得那么神奇:首先,郭汜没有认为自己远非吕布对手,敢于于其正面冲突;其次,二人正面冲突后吕布虽然获胜,可是也没能把郭汜怎么样。

[Two]、道教和佛教哪个在唐朝更盛行

〖One〗、公元618年,李渊父子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建立起新的统一的唐王朝。他们接受隋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稳定民生,巩固社会秩序的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佛教文化作为唐代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达到了鼎盛阶段。在隋代佛教宗派形成的基础上,入唐后又相继建立起许多新的宗派。这些宗派有高度发展的寺院经济作支柱,创造了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代表了当时哲学思维的比较高水平,影响着大批士人,左右时代思潮,而佛教的进一步普及化,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佛教的某些基本教义也变成了大众的观念。

〖Two〗、唐代诸帝对于佛教的态度,出于真正信仰者较少,普遍地是从政治上考虑,并且集中表现在对于儒释道三教关系的安排上。从总体看,唐王朝对三教是采取以儒为主体,调和并用的政策,表明在思想统治的方法和手段上开始成熟起来,为宋代理学的形成作了准备。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各个朝代在执行中往往各有侧重,给佛教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Three〗、武德四年(621),太史令傅奕上表斥佛,请求罢废。他突出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建议国家采取措施,“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当时以护法者自居的佛教界代表人物法琳“频诣阙庭”,多方申辩,高祖李渊对上表暂时搁置。武德七年(624),傅奕再次上疏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演其妖书,述其邪法,伪启三涂,谬张六道,恐吓愚夫,诈欺庸品”。坚请罢除。道教徒借此机会,也展开对佛教的抨击。

〖Four〗、武德九年,清虚观道士李仲卿著《十异九迷论》,刘进喜著《显正论》,托傅奕奏上。法琳著《辩正论》,以“十喻九箴”回敬道教徒,佛道之争激烈化。

〖Five〗、至太宗即位,傅奕再次上书,“请令僧吹螺,不合击钟”。贞观七年(633),太子中舍辛谓设难问佛教徒,释慧净著《析疑论》予以回答,释法琳更广《析疑》为答。佛道的争论,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十一年,李世民表态,谓“殊俗之典,郁为众妙之先;诸夏之教,翻居一乘之后”的现象,是不能容忍的,下诏宣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这样,佛道在宗教上的高下之争,变成了体现李唐尊卑等差的政治问题。故令“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佛教徒对此不服,智实等上表反驳,攻击道教,受到朝堂杖责。十三年(639),道士秦世英密奏法琳所著《辩正论》一书攻击老子,讪谤皇宗,有罔上之罪。唐太宗令推问法琳,沙汰僧尼。不久法琳被流放益州。

〖Six〗、这次佛道之争,就其本身来说,是为了竞争新王朝对自己的有力支持,争夺社会舆论和更多的信徒,宗派情绪十分浓厚。但从斗争的最终结局看,反映的是唐王朝在宗教政策上的犹豫不定,最后决定对佛教加以抑制。

〖Seven〗、佛教在隋代再度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唐初的统治集团对此了如指掌。作为隋末农民起义的信号,是610年弥勒信徒发起的突击端门事件;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聚众数万人。河北唐县宋子贤拥众千余家,也用“弥勒出世”号召群众,武装暴动。唐武德三年(620),李世民率军围击洛阳王世充,需要联合少林寺僧众;武德五年(622),李渊在马邑(山西朔县)沙门中,募兵2千余。江南禅僧密集,与叛军乱民混杂在一起,情况更加复杂。新王朝要巩固自己的政权,简单地打击佛教或扶植佛教,显然都不合适。

〖Eight〗、此外,唐朝李氏虽然出身贵族,但并非望族,为了抬高出身门第,给新政权增添尊贵的色彩,攀附道教主李耳作祖先,在政治上也是必要的。武德八年(625),高祖诏叙三教先后曰:“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这样,更明确地道出了这种安排的原因。

〖Nine〗、随着唐太宗统治地位日臻稳固,唐王朝对外交流逐步扩大,经济、文化蒸蒸日上,使他有可能总结思想统治的历史经验,重新估价以往的佛、道政策。贞观十五年五月,唐太宗亲临弘福寺,为太穆皇后追福,手制愿文,自称菩萨戒弟子,斋供财施,“以丹诚归依三宝”。他向寺僧解释道:“师等宜悉朕怀。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列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

〖Ten〗、贞观十九年(645),潜出国境去印度留学的玄奘,载誉回到于阗,太宗立即召令到长安相见,并组织了盛大的欢迎法令,倾城轰动。此后,玄奘成为太宗的相知,恩遇优渥,他的译经和讲经事业,直接受到太宗的赞助,集中全国沙门比较优秀分子,为法相唯识一宗的建立,创造了政治和经济条件。

1〖One〗、唐太宗供奉玄奘,当然也有政治原因。玄奘在印度赢得崇高威望,贞观〖Fourteen〗、年,戒日王会晤玄奘;次年,遣使至唐,太宗亦遣使抚慰,中印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正式的友好关系,玄奘起了纽带作用。就在这一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无遮大会,玄奘立论,取得全胜。

1〖Two〗、贞观十七年,李义表、王玄策奉命出使西域,游印度诸国,先后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勒铭,于摩伽陀国摩诃菩提寺立碑。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再度出使印度,值戒日王卒,国内大乱,王玄策联合吐蕃与泥婆罗兵平定之。同年,李义表自西域还,奏称东天竺童子王请译《老子》,命玄奘翻译。这样,太宗对于玄奘的特殊礼遇,就不止出于宗教的原因了。

1〖Three〗、但是,唐太宗晚年转向佛教信仰,也是事实。贞观二十二年诏谓,他的宿疾近日见好,当是“福善所感而致此休征”,据此要求“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时海内有寺3716所,计度僧尼18500余人,成为初唐以来最大的度僧活动。同年,王玄策携印僧那逻迩姿婆寐进京,翌年,太宗饵其长生之药暴疾崩。卒前,还向玄奘问过因果报应,深为信纳。这样,唐初的先道后佛政策,实际上有了变化。

1〖Four〗、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唐王朝对佛道二教在形式上有什么抑扬变化,但以儒学为本的方针,始终不变,宗教神学必须严格服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不变,唐高祖就说:“父子君臣之际,长幼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唐太宗表示:“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八年(634),文德皇后更对太子说:“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

1〖Five〗、因此,如何协调三教关系,使其各自发挥有利的作用,就成了唐代诸帝的重要议题。其中“三教谈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创造。武德七年(624),唐高祖幸国学释奠,“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博士陆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说,曰:“三人者诚辩矣,然德明一举则蔽。”所谓“德明一举则蔽”,就是以儒家学说统率佛、道思想,使之符合封建统治的需要。这种“三教谈论”的方式,几乎为唐代诸帝普遍采纳。

1〖Six〗、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都提倡和利用佛教。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即优礼玄奘,赞助玄奘译经,为之作《述圣记》,继续成为慈恩宗的有力支拄。高宗又信奉道教,“广征诸方道术之士,合炼黄白”。同时又敕中天竺沙门那提,往昆仑诸国采取异药;命玄照往迦湿弥罗取长年婆罗门,为其合“长年药”。中宗李显时,“营造寺观,其数极多,皆务取宏博,竞崇瑰丽”,“造寺不止,费财富者数百亿;度人无穷,免租庸者数十万。”睿宗李旦佛道并重,认为“释典、玄宗,理均迹异,拯人化俗,教别功齐”。但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的是女皇武则天。

1〖Seven〗、高宗自显庆(656—661)以后,苦于风疾,百官表奏,皆由则天详决,实质上掌握了唐朝政权。垂拱四年(680),武承嗣伪造瑞石,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于洛水。则天名此石为“宝图”,后改为“天授圣图。”同年,又有人伪造瑞石于汜水,文有“三六年少唱唐唐,次第还唱武媚娘”,“化佛从空来,摩顶为授记”等,进一步暗示武则天当作天子是佛的意志。载初元年(689),沙门表上《大云经》,并造《经疏》,谓经中所说“即以女身当王国土”者,即应在如今的武则天。据此,武则天“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并于当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长寿二年(693),菩提流志等又译《宝雨经》,上武则天。该经是梁曼陀罗仙所译《宝雨经》的重译,但新添了佛授记“日月光天子”于“摩诃支那国”,“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的内容,译者也因此受到武则天的赏赐。

1〖Eight〗、然而,作为宗教思想体系,武则天着重扶植的乃是华严宗。华严宗之能够成为历史上一大宗派,直接受益于她的支持。此宗所奉的根本经典《华严经》,把世界形容得无穷无尽,恢宏廓大,但以“法界”为总相,统摄万有,万有又各自独存,“圆融自在”,颇能表现盛唐期国家博大雄浑和含容万象的气势。692年,武则天派军收复西域四镇,此后发使于阗,求访80卷本《华严经》梵本和译者实叉难陀回京,695年,于洛阳译出,武氏亲受笔削,并制序文,谓斯经“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如果联系她在龟兹、疏勒等地建立以汉僧为主体的大云寺,将于阗的实叉难陀请到京师担任译场主译,给以高于其他外来僧侣的特殊优礼,而法藏也以“康藏国师”为号等,可以说武则天之于华严宗的关系,已经超出个人利害的范围,有更重大的政治背景。

1〖Nine〗、当然,武则天直接面对的政敌是唐李家族。为了夺取和巩固自己的皇权,她需要制造舆论,其中举佛抑道,以贬黜李氏的宗系,是主要的措施。因此,她一即位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武则天统治期间,佛教倍受崇奉,使唐代佛教达于极盛。她打破唐太宗由玄奘一统译场的局面,接待各方译僧,除实叉难陀外,还有于阗提云般若,中印地婆诃罗、汉僧义净等,而最著名的是南印菩提流志。她鉴于禅僧在群众中日益上升的影响,令神秀禅师入京行道,亲加礼拜;又征慧安禅师入禁中问道,待以师礼,确定支持东山法门的方针,助长了禅宗在全国的大发展。

20、武周之世,“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她曾命僧怀义作夹紵大像,其小指犹容数十人,日役万人,“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

2〖One〗、由于武则天的崇佛,使当时佛道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佛教,乃至出现道教徒弃道为僧的现象。这一情况到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期间又有所调整。

2〖Two〗、玄宗是著名的道教君主,在他即位之初,曾对佛教多方限制。开元年间是“贞观之风,一朝复振”的太平盛世,可称唐代的黄金季节。统治阶级踌躇满志,充满自信,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畅通,容纳各类意识形态而无所顾忌。因此,隋唐已经建立的诸多宗派,继续繁衍昌隆。开元二〖Fourteen〗、年(736),他亲为《金刚经》作注,并颁行天下。印度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相继来华,玄宗给予了相当的荣誉和礼遇,为另一佛教派别密宗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密教的正式成宗,及其在开元、天宝以至肃宗、代宗诸朝的兴盛发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藏传佛教和日本佛教都有影响。

2〖Three〗、隋唐佛教势力的急剧膨胀,扩大了僧侣阶层与世俗地主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造成社会上反佛意识的高涨。

2〖Four〗、元和〖Fourteen〗、年(819),唐宪宗敕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礼敬,再次煽起全国性宗教狂热。对此,韩愈从儒家立场出发,予以坚决反对。他上表说,佛教只是夷狄之法,“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限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断然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韩愈有感于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的削弱与儒学的衰微有关,写下《原道》、《原性》、《原人》等文,认为只有大力扶植名教,提倡忠君孝亲的孔孟之道,限制佛老传布,才能有效地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达成排佛目的,韩愈特别推崇《大学》。《大学》将治国平天下列为头等大事,并与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佛教提倡出世主义,既违背封建伦常,又否认国家至上观念,所以佛教是不可容忍的。

2〖Five〗、韩愈反佛是傅奕反佛的继续和发展。他的立论根据,是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比傅奕涉及的社会和思想问题要深刻得多。他的反佛理论为此后唐武宗的灭佛提供了依据;他提出儒学独尊和儒家“道统”,成了宋代理学的先驱。但在当时,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表》,受到流放处分。

2〖Six〗、宪宗在唐中期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此后朝政腐败,朋党斗争,国势日衰,而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到唐武宗,在整顿朝纲、收复失地、稳定边疆的同时,决定废除佛教。他在废佛教书中说:“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梁、齐,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而致也。”他认为,废佛是“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要求切实贯彻。

2〖Seven〗、会昌二年(842),武宗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充入两税摇役”。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其僧尼全部勒令还俗。会昌五年,灭佛运动达到高潮。其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勘检寺院、僧尼、奴婢及其财产之数。四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灭佛措施,八月,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4600余所,还俗僧尼260500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若兰4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同时“勒大秦穆护、袄8千余人还俗”。

2〖Eight〗、会昌灭佛给佛教以沉重的打击。其后不久,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对佛教又是一次冲击。由于寺院经济被剥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遭毁,经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了繁荣的客观条件。佛教需要新的权势者的倡导,采取新的生存和发展形式。

关于唐朝和宋朝那个武功好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785BcxJwkf.html
上一篇:唐朝和宋朝谁统治
下一篇:唐朝和宋朝著名的大都市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