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唐朝古井

本站原创- 2024-03-02 06:41:18

宿迁唐朝古井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宿迁唐朝古井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泉州有几个带井的地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的制盐水平
  2. 中国古代九大名酒产地
  3. 泉州有几个带井的地方

[One]、唐朝的制盐水平

继去年12月黄骅市海丰镇煮盐遗址发现一口盐井后,经过省文物研究所与黄骅市博物馆的连续抢救性发掘,日前黄骅市再次发现两口盐井。现场发现的卤水沟、摊场、淋卤坑、盐灶等大量遗迹,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唐代煮盐流程,再现了千年前的手工制盐技艺。这些为研究我国古代制盐工艺及盐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了解当时经济社会状况也有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两口盐井位于黄骅大左庄遗址东北部,井口直径约2.5米,井壁由条形砖砌成,砖面已被草木灰染成了黑色。井口处发现大量草木灰和红黏土堆积物,井底发现部分残木架、苇织物等。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些古井均为唐代遗迹,建造年代可能稍有先后,但是紧密关联。盐井于近海地下卤水丰富处建成,目的在于汲取地下卤水,为煮盐作坊提供必需的生产原料。多处大口径盐井的发现,表明唐代的制盐规模和产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据专家介绍,该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古代文献记载的“淋煎法”传统制盐工艺,这次大左庄发现的唐代煮盐遗址反映的工艺更为先进,盐井变得大而深,摊场做得坚硬平整,煮盐用的盐盘是省时省工,且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属盘。这表明,唐代的煮盐工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Two]、中国古代九大名酒产地

〖One〗、茅台,产地:贵州省仁怀市。中国最贵的前十烟酒之一,乃“国酒”,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入口醇甜、回味持久,最早的酱香型酒,此酿酒技术被称为“千古一绝”。

〖Two〗、五粮液,产地:四川省宜宾市。前十高端白酒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集小麦、大米、高粱、糯米、玉米五种粮食精华而成,得名“五粮液”,此地气候独特,拥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酿酒佳地。

〖Three〗、泸州老窖,产地:四川泸州老窖。是四大名酒之一,浓香型唯一代表,香味独特,价值颇高,名声享誉中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Four〗、汾酒,产地: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最古老的历史名酒,距今约千年,因产自杏花村,又名“杏花酒”,是清香型的代表,入口回味悠长,前有郭沫若留下千古名篇,后有毛主席提笔写诗,皆为之赞赏。〖Five〗、古井贡酒,产地:名称安徽省亳州市。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是古井集团的核心产品,始于196年,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被誉为“酒中牡丹”,属于浓香型,早先为皇室贡品。

〖Six〗、洋河大曲,产地: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源于唐,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属浓香型白酒,浓而不烈,入口甘甜细腻,是公认的“东方洋酒”。

〖Seven〗、剑南春,产地:四川省绵竹市春溢街289号。为皇室御酒,因绵竹位于剑山之南,故得名“剑南春”,此地更为称为“酒乡”,传承千年技术,创造剑南春多系列。

〖Eight〗、西凤酒,产地:名称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中国四大名酒之一,早在唐代被列为珍品,为凤香型代表,集清香、浓香为一体,又享“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美誉。

〖Nine〗、董酒,产地:贵州遵义董公寺镇。因源董公寺而名“董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大曲酒和小曲酒相融合酿制,香味独特,为董香型代表,于2010年获评“中华老字号”。

〖Ten〗、双沟酒,产地: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属浓香型,得“看景看扬州,饮酒饮双沟”的美誉,更有诸多历史名人为此酒作诗,连续两次获评国家美酒,在2011年荣获“中华老字号”。

[Three]、泉州有几个带井的地方

在世界遗产点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后,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甘露戒坛,甘露戒坛下,有一口千年唐代古井,名为甘露井。据开元寺志载,甘露戒坛因井得名,“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先是唐时,其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浚甘露井。宋天禧三年(1019年)朝例普度,僧始筑戒坛。”

清康熙五年(1666年),甘露戒坛和甘露井重新修浚。据《戒坛重濬甘露井记》记载,修建时,甘露戒坛后的弥勒座旁发现甘露井口,只是淤泥瓦砾充塞其间。疏浚后,发现甘露井深二丈五尺,宽二尺有奇,井水“澄渟莹碧”。最后累石结座于井上,恢复旧貌。

状元井位于曾井巷内,传说因曾从龙生于井边而得名。曾从龙是北宋昭文馆大学士曾公亮四世从孙,南宋后期一位有所作为的贤相。相传曾从龙之母,临产浣衣于井边,急产之下娩出于井盘。曾从龙中状元后,建府第巷内,井在巷内粉墙下,后人为纪念曾从龙,刻石“状元井”竖于井旁壁上,巷子因此得名。

井盖为八角形,为大圆石盘井面,凿有两个圆孔,井后墙壁上嵌入一方石刻阴文楷书“状元井”三字,是清嘉庆〖Fourteen〗、年(1809年)曾从龙裔孙曾士谦所书。旁边立有“曾从龙状元井”石碑两方,上面写明状元井于1998年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街紫云屏后有一四孔井,对于这口四孔井的来历,坊间传说有好几种,其中之一是当年捐桑田建开元寺的黄守恭家中有古桑百亩,古井百口,这就是其中的一口。如今其中两眼八边形的井,因用处不大、井口较低,出于安全考虑,已被人用水泥封上,另外两口圆形井,至今井水充盈。

西街井亭巷中井字的由来正是这口玉泉井。玉泉井在井亭巷71号院内,井上刻有三个字:玉泉井,井水深且澄澈,据坊间传说,泉州古城别称鲤城,这口玉泉井在风水上便为“鲤鱼脐”,所以很多人也称它为“城心井”。

在定心塔和玉泉井东侧,巷子边也有一口三孔井,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玉泉井。

泉州西街西段577号奉圣宫内,有一口明朝的“龙井甘泉”。据说,古井是明代挖掘,井水清澈甘甜,常有香客取井水为小孩洗头洗脸,回乡探亲的华侨,也喜欢来尝尝古井的甘泉。现井水上方盖着木板防止杂物掉落。

承天寺大悲殿前,有一口三孔古井,为泉城水井之冠(原为一大三小),名为龙藏井。据道光《晋江县志道》记载,元代惠安有一位名为伯福的人,出家后任开元寺知事僧,在泉州城内凿井数十口,以便居民用水,他为承天寺凿了龙藏井,宽广如屋。龙藏井至今井水充盈。

夫子泉位于府文庙广场舞台东侧。南宋隆兴初年,该井清泉涌出,甘香特异。古代文人王梅溪题诗盛赞,后人勒石“夫子泉”志之,建石亭加以保护。过去考生要进京赶考前,都会特意来饮一瓢夫子泉水,希望能幸运高中。

井上原有石亭和一块1.5米高的石碑,石碑为嘉靖年间立,上有“夫子泉”三个字,无署名。如今石亭已不存,石碑被收藏在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

新府口58号民居门口有一口古井,上书“炼丹井”,为古时元妙观道士取水炼丹之处。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炼丹井原名“七星井”。而据《泉州古城踏勘》记载,“七星井”的来历,并非单指炼丹井,而是因为元妙观内外共有7口水井,从上空往下看,这7口水井能组成七星连珠图案,与天上的北斗七星对应,非常有道教特色,只是如今7口古井已经找不齐全。炼丹井井水至今充盈,仍在使用。

六孔井相传建于五代,井直径约3.4米,用3块石板封盖,为方便多人取水,井上凿有六个孔。据传六孔井水长年不干,在历代发生旱灾或瘟疫时,井水便成为泉州百姓的救命水。2010年,泉州机电厂改造成六井孔音乐文化创意园,井已不再使用,成为创意园中的一处景致。

胭脂巷苏氏宗祠有三口古水井,年代久远颇具神秘色彩,最有名的水井被称为胭脂井。苏家族谱中有关胭脂井的记载,写明了地点,已有数百年历史。2003年,祖闾苏民居修缮时,苏家特意在绥成堂条案下的两块条石下找到了胭脂井,井水依旧澄澈。据苏氏族人回忆,当年发现胭脂井时,井口呈六边形,深约7米,这还是一口“井中井”,在井底有一个半米多深、面积略小的井。据说早年胭脂巷内制作销售胭脂的店铺远近闻名,胭脂就是取用此井的水制作。

豆生巷,是中山南路侨光电影院旁边的一条短短的小巷子,以前该巷居民以育制豆芽为业(豆芽泉州方言叫“豆生”),故称为豆生巷。巷口有两口古井,巷里人常在井边洗豆子、“闷豆生”、洗豆芽,由于这里闷出的“豆生”很可口,许多人慕名而来,因而得名。如今古井还在,巷中早已没人在发豆芽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AuWqV2yAw7.html
上一篇:岑参唐朝
下一篇:密室唐朝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