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养兵 制度
13112024-11-2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宋朝军营编制和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北宋末年宋军的编制和构成是怎样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宋朝军营编制以及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北宋末年宋军的编制和构成是怎样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One〗、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
〖Two〗、禁军一般是百人为都,五都为指挥(营),五指挥为军,十军为厢,厢分左、右,厢上为番号军,统兵官分别为:都头(马军为军使)、指挥使、军都虞候、军都指挥使、厢都指挥使。分属三衙,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并称三衙,分别以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统辖殿前诸班、直及全国禁军。禁军的兵籍和发兵之权则归枢密院。禁军兵员从各地招募,或从厢兵、乡兵中选拔。
〖Three〗、厢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编制,大体上与禁军相同,但只有军和指挥(营)两级,指挥(营)为基层单位。有些地方一些番号的厢军人数较少,则以“都”为基层单位,厢军的高级将领是马步军都指挥使,副职为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军一级的马军及步军正副将领的军衔同上。指挥(营)一级的马、步军指挥官为指挥使、副指挥使。“都”一级的指挥官,马军为军使、副兵马使,步军为都头、副都头,其下各有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等。
〖Four〗、乡兵也就是民兵,由居民自动组织或政府组成的不脱离生产的武装力量,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也有少数乡兵是募兵﹐如在宋与西夏接壤地区﹐招募弓箭手垦荒种地﹐缴纳地租﹐守护边土。乡兵有的采用禁兵指挥﹑都等编制﹐有的按照保甲法﹐以五人为一小保﹐五小保为一大保﹐前十保为一都保﹐分设大﹑小保长和都﹑副保﹔也有的采用唐初李靖兵法﹐以五十人为一队﹔也有的将几种编制互相参用。宋朝多数徒具形式﹐并无战斗力。
〖Five〗、蕃兵,宋朝西北边境由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地方兵种,蕃兵存在时间短。虽是宋朝西北的一种地方军﹐但具有较强的战斗力。随着北宋的灭亡,原来的番兵成为了金兵的一部分。
〖Six〗、土军是宋代设于西北边境及广南两路的地方性兵种,采用都一级编制,由各地巡检统辖,阅示武艺以防盗贼。
〖Seven〗、弓手也叫射士,是宋代的县役之一,是当时维护社会治安的基层武力,弓手是地方基层的一种强制劳动,由县尉统一指挥,主要任务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虽然在宋中期实行变法,改职役为募役,但募钱少,待遇低,通常采用都一级编制
〖Eight〗、土军、民兵、藩军是宋代为了边防安全和治安稳定建立的准军事化部队。
〖One〗、营:500人,指挥官:指挥使(营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其中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Two〗、军:2500人,指挥官:指挥使即军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其中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Three〗、厢:25000人,指挥官:指挥使即厢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其中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古代范围很广很大,关于军队的数量例朝例代都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就像宋朝和明朝关于州县的军队数量就有很大不同,还有就是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京师守卫军队或者多达10几万,有时候也就驻防12万人,比如唐朝玄宗皇帝时期的一个平卢节度使,设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下辖2军有3.75万人。以次类推算下吧,还有明初仅宣府一镇就有将近10万官兵。
关于宋朝军营编制,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北宋末年宋军的编制和构成是怎样的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