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徭役

网友投稿- 2024-10-08 02:40:50

宋朝的徭役

其实宋朝的徭役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宋代经济制度意义,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宋朝的徭役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1057年的北宋国力
  2. 宋代经济制度意义
  3. 春秋战国的赋役制度

[One]、1057年的北宋国力

〖One〗、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Two〗、宋仁宗(公元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公元1023年—1063年在位)。

〖Three〗、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1057年,北宋仁宗嘉祐二年,推行“庆历新政”,整顿吏治,限制冗官,提高官员办事效率及发展农业,增加赋税,节省国家开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新政十项内容是: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Four〗、新政虽然废除,但是效果突出。宋朝吏治变得清明,官员变得高效,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到农业的生产当中,宋朝的农业得到快速的恢复。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到快速提升。《宋史》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Two]、宋代经济制度意义

〖One〗、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广泛而深入,使宋代各项经济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呈现出新的特点,而宋代赋税制度的变迁,正是这些特点的充分体现。

〖Two〗、宋代赋税制度变迁所发挥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徭役制度与赋税、保甲、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等关系紧密,是政府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制度,对宋朝社会的发展和国计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Three]、春秋战国的赋役制度

〖One〗、春秋时期鲁国开创,这是中国田赋制度的开始。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每亩地收十分之一粮食。在这样的制度下,农民可以自由在鲁国开荒,没人种的地就可以自行耕种,初税亩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所以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

〖Two〗、唐朝前期的征收赋税徭役的方式。租庸调制度是对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的修改,具体分为租、庸、调三类。其中,租指的是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交一定量的粮食;调指的是每户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布帛,布帛的种类根据地方特点而定;庸则是指以实物代替徭役。在当时,役指的是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要给国家无偿出劳力二十天,如果因故不能完成役,可按每天交纳三尺布帛来代替。如果遇到灾害,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减免租、庸、调。

〖Three〗、唐朝后期的征收赋税徭役的方式。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原来的均田制被破坏,唐代后期开始推行两税法。该制度取消了之前的租庸调和杂税,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在的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按照资产和田亩进行征税。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两税法以土地财产为依据进行收税,减少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力度。

〖Four〗、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使用的制度。该制度中“方田”指地方政府组织丈量土地和评测土地质量。“均税”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赋税。该制度清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变法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最终失败。

〖Five〗、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使用的制度。每年在需要播种的正月和五月,由农民可以自愿向政府借贷种子和钱物,待收成后,按20%-30%利息返还粮食或钱物。

〖Six〗、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使用的制度,又称“免役法”。地方官府出钱雇人来应役,所需经费,由当地百姓按户分摊。该方法保证了农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Seven〗、明朝张居正改革时颁布的赋税及徭役制度。讲各种赋役和杂税合并为一条,折算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土地田亩征税。除了米麦一些重要的粮食需要交实物外,其他的都需缴纳银两。一条鞭法是简化了征收手续,官府不得再以其他理由征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Eight〗、清朝实行的赋役制度。该制度废除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将丁赋摊入田亩之中征收。摊丁如亩实施之后,老百姓不会再为了逃避徭役,隐匿人丁,中国人口迅速增加。

宋朝的徭役和宋代经济制度意义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www.zhuaining.com/t9ji94yXW3.html
上一篇:宋朝的德宗
下一篇:宋朝的扳指
相关文章

超级链接

返回顶部小火箭